5月,美團成為了中國互聯網行業第三家市值破千億美元的公司,隨后美團市值又突破兩千億美元大關;
美股蔚來一年漲幅超過10倍,拼多多翻了近3倍,一躍成為市值規模僅次于阿里巴巴的中概股互聯網企業;
A股科創板開板一年,誕生了上市當天盤中漲幅超1000%的神話。
市場情緒高漲,吸引了企業們加速入場“搶錢”,各個市場今年的IPO數量、募資規模較去年都實現了一定幅度的增長。截至12月6日,納斯達克IPO募集資金高達535億美元,港交所、上交所、紐交所、深交所IPO募集資金規模也分別達到了503、499、322、185億美元。而在2019年,IPO募資規模最大的港交所也只完成了404億美元。
在充滿了迷茫、恐慌、危機感的2020年,二級市場的關鍵詞卻是“錢多”——這場狂歡中,究竟誰吃到了牛市紅利?二級市場的錢又在為誰買單?
全球狂歡
被福布斯評為“全球投資之父”的約翰·鄧普頓曾說過這樣一句話:“牛市總是在悲觀中誕生,在懷疑中成長,在樂觀中成熟,在興奮中死亡?!?
這樣的情緒起伏與市場走向在今年被完美印證,不過暫時來看,樂觀與大好行情還在持續。但即使身處牛市,也并非所有玩家都能演繹出一條上漲曲線。投資者的投資偏好依舊非常明顯,回頭來看,這一年在二級市場中,有令人嘆為觀止的增長神話,也有企業始終落寞。
整體來看今年二級市場的特點,美股、港股、A股各有各的瘋狂,也各有各的風格偏好。
美股:越“新”越吃香
美股擁有全球最大的資金盤,在今年特殊的時代背景下,也展現出了最瘋狂的一面——3月份美股十天內四次熔斷,但很快觸底反彈并一路走高,三大股指在12月仍連續創下歷史新高,道指突破30000點大關。
不過,即使在市場的狂歡情緒中,美股的風格依舊非常明顯——偏愛新經濟、新概念,對傳統行業興致缺缺。在規模較大的中概股中,2020年出現市值負增長的企業主要分布在石油石化、運營商、航空、保險等傳統行業。
除了攜程、愛奇藝等幾家受疫情沖擊較大或業績表現不佳的企業外,在美股市場,大部分中國科技公司都實現了普漲,且漲幅驚人——最夸張的一例是新能源汽車品牌蔚來:今年漲幅超過十倍。此外,市值漲幅較大的企業集中在新能源車、生物醫藥、云計算等新興科技領域。